第(3/3)页 “阿阳,航空航天领域可是很烧钱的呢,你确定要全面进军这个领域吗?” 方思思很少去干涉南山集团的事情。 但是并不表示他不关心公司的发展。 儿子曹致远已经半岁多了,准备断奶了。 她也开始在慢慢的回归职场,继续掌管微博的事情。 最近一年,她跟曹阳交流了不少互联网相关的事情,对于微博今后的一些投资方向,她也是有许多的想法。 甚至在休假期间,她也专门安排人在微博内部成立了一个投资部门,专门从事类似于风投的业务。 这一点,是许多互联网企业都没有做到的。 也就BAT这些大型的互联网企业会去考虑。 相比航空航天产业,她觉得互联网行业更加受到资本青睐,资金投资回报更高。 所以她听说南山集团准备大力进军航空航天领域的时候,才忍不住跟曹阳聊了起来。 “去年南山集团挣了一千多亿人民币,这些钱如果单纯的用来发展现有的产业,根本就用不掉。” “这要是每年银行账上都多一千多亿,甚至一年就多几千亿,这不是什么好事。” “钱对我们来说,已经不见得就是越多越好了。” “倒不如把这些钱花在一些关键的技术领域,看看能不能取得一些突破性的发展。” “这样子我们今后的日子才更加有保障。” 面对方思思,曹阳自然没有必要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虽然南山集团大部分的股份都是自己家的,但是这些企业已经不能简单的把它当成是自己的家族产业了。 企业的规模大了之后,它的发展必定是跟整个华夏的命运息息相关。 只有整个华夏变得更加强大,南山集团和曹阳个人的前途才更加值得期待。 要不然就会是跟现在一样,曹阳连出国参加任何活动的想法都没有。 甚至南山集团不少技术专家,现在对于出国都是非常谨慎。 “伱这么说也对,我大伯之前还有点担心你看不透呢。” “不过航空航天的钱,很可能一年烧掉上百亿,但却是没有什么成绩。” “时间长了,烧掉的钱不见得会比南山半导体少呢。” “最关键的是这些钱烧掉了,很可能还出不来成绩。” 方思思倒也不是那么物质的人。 当然了,这也跟现在的情况有关系。 她已经不差钱了,自然也没有必要物质了。 “钱花出去了,成绩是一定会有的,无非就是大小的问题。” “我可想着将来我们能不能在月球或者是其他的星球上养老呢。” “三五年要出好成绩有点困难,但是十年八年的还是会有突破的。” “其实技术发展到现在,很多东西都是就差临门一脚的事情了。” “五十年前人家就能登上月球,能够生产我们现在都生产不出来的大飞机。” “我们现在整合一下各方面的资源,把这几十年的差距给灭掉,显然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曹阳可是很清楚今后十年华夏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的突破。 这说明许多东西的技术门槛其实已经到了随时都能突破的程度。 南山集团现在有超过18万名员工,其中大部分都是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 这些人在高薪的激励下,爆发出来的能量是非常惊人的。 到时候,南山集团完全可以拿出几个让大家吓一跳的产品出来。 曹阳对此是非常有信心的。 “既然你有信心,那就大胆的去搞咯。” “我可以帮忙联系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从航天院所里头找一些有兴趣跳出来发展的技术人才。” 方家的关系网自然远远不是曹家可以比得上的。 有些人你单纯的去依靠猎头去挖,可能连门都找不到在哪里。 甚至你就是挖也不见得挖的动。 但是找到了合适的人进行谈话之后,也许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对于南山集团进军航空航天产业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一定程度上,这种挖人如果成功了,甚至还能算是得到了官方的承认和默许了。 “那最好不过了!” “要是有一些退休的老专家有兴趣加入进来,那就更好了。” 对于曹阳来说,创新不是他最缺少的,他缺的是一些航空航天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去把自己的“创新”想法给落实下去。 那些退休的老专家,基本功绝对是非常扎实的。 他们甚至还可以帮忙带着新招聘的大学生好好的进入正轨,为南山集团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退休的老专家?” 方思思眼前一亮,“这倒是一个突破口呢。” “不少老专家退休之后,身体状况其实还是不错的。” “甚至有事情做的话,对他们的健康反而是好事。” “到时候挖一部分员工,招募一批应届毕业生,再跟退休老专家相结合,指不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方思思对那些退休员工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些人里头还真是有不少是具备真本事的。 最关键的是谁有本事,谁是怂包,基本上大家都清楚。 挖人的时候都不用特别担心有坑。 到时候,南山集团的航空航天产业,还真是值得期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