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到1977年底,业务完全合并,成为三星半导体。 经过多年努力,到了1993年,三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存储器芯片生产商。 之后又是无数次血雨腥风般的竞争,才有了三星电子的今天。 按照李再荣的想法,接下的十年,是三星电子不断收获的十年。 没想到那么快就迎来了新的挑战。 “28纳米制程的芯片技术,是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希望华夏掌握的技术。” “如今他们不仅掌握了,还连设备技术都已经可以国产化了,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我相信有这个认识的不会是只有我们。” 李在林脸色有点难看。 这一次回总部开会,他有一些不好的预感。 但是也没有想到居然会不好到这种程度。 南山半导体已经到了连高端智能手机芯片技术也已经掌握了的地步了! 这意味着南山半导体随时也具备生产先进的电脑CPU的能力。 今后华夏市场上那么多客户,很可能都会选择从南山半导体购买相关的芯片。 而掌握了芯片生产设备的能力之后,南山半导体在产能扩张方面是不受控制的。 而按照李在林对华夏人的了解,今后28纳米这种国际最先进的芯片技术,很快就要在华夏大量的进入到各行各业应用了。 南山半导体一定会快速的扩大产能。 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会跟高通、台积电、阿斯麦、英特尔等各个公司都沟通一下,大家不能对这个变化坐视不理!” 李再荣自然也是可以意识到这个事情对三星乃至对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影响。 谁都不希望这个行业的话语权掌握在华夏人手中。 更不愿意看到一家华夏企业上桌跟他们玩游戏。 …… “皮特,三星那边传递过来的信息说南山半导体已经开始量产28纳米的芯片了。” “这意味着南山设备的光刻机已经可以满足这种工艺的需求。” “对于这个信息,你怎么看?” 克里斯托弗作为阿斯麦的总裁,一大早就收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所以立马就把研发负责人皮特给叫过来了。 虽然当年曹阳就在岭南理工大学的校刊上发表了一些跟光刻机相关的论文,让阿斯麦感受到了危机。 但是那个时候南山设备的先进光刻机毕竟没有真正的量产,阿斯麦的技术优势还是存在的。 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一旦南山设备真的成为了阿斯麦的最大竞争对手,那个影响绝对是巨大的。 今后华夏这边的光刻机订单,可能慢慢的都会跟阿斯麦失去关系。 虽然阿斯麦不是特别担心美利坚、欧洲和高丽、东瀛等地的订单会被南山设备抢走,但是自己的客户肯定会拿南山半导体来压价的。 甚至个别客户直接从南山设备购买光刻机也是有可能的。 最关键的是华夏人能够生产的东西,最终往往都是会把成本做到令人发指的低的程度。 那么一来,使用阿斯麦的设备的客户的成本竞争力就会下降。 这对克里斯托弗来说,绝对是一个噩耗。 毕竟,阿斯麦处于垄断地位的时候,不管怎么卖东西都好说。 反正大家买回来的设备都便宜,影响不大。 可是有些人买了贵的设备,有些人却是可以用便宜的设备,这个局面就不同了。 “克里斯托弗,这个消息准确吗?” 皮特总觉得华夏人不可能掌握最先进的光刻机技术。 要是说200纳米,甚至是加工100纳米芯片的光刻机,华夏人可以搞出来,他也是相信的。 毕竟国内有那么多现成的产品供参考,多少也是能够有点进步。 但是28纳米可是现在国际主流上最先进的一代产品了,这个技术要是华夏企业也具备了,那就麻烦了。 “我不觉得三星有必要在这个事情上说谎。” “南山半导体可是三星在华夏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而南山集团旗下的荣耀手机也是三星手机在华夏最大的对手。” “所以三星对南山集团的动静肯定是更加关注,并且安排了更多的人去打听这方面的消息。” 克里斯托弗自然也是希望自己听到的消息是假的。 但是有些东西,回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南山设备能够生产高端光刻机,这不仅是对我们阿斯麦产生巨大影响。” “全球所有的芯片企业,都跟这个事情脱离不了干系的。” “特别是南山半导体现在已经大举进军手机芯片领域,修建了许多的芯片工厂。” “这肯定会严重威胁高通、三星等公司的利益,甚至英特尔、德仪、安森美等公司的利益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是时候给华夏人一个大的教训了。” 皮特虽然是搞研发的,但也不是埋头不问窗外事的人。 要对付华夏的高科技企业,还是在本地有巨大影响力的企业,光靠阿斯麦肯定是不行的。 这个时候就要找美利坚的大型企业出马了。 它们是可以直接影响美利坚的许多政策的。 “你说的对,明天你就跟我飞一趟美利坚,我们要跟他们好好的聊一聊。” “这个事情是一天都不能再拖了,我们也不能放任南山集团自由发展下去,要不然以后半导体产业的话语权,就要被华夏企业分走了。” 别说是话语权被人拿走,就是被分走一部分权利,克里斯托弗都觉得接受不了。 特别是分走权利的是华夏企业。 有着同样认知的,自然是不仅有阿斯麦。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受到损失更大的,也不是阿斯麦。 而是美利坚的一些企业。 这个时候,人家自然就不会去跟你讲什么自由竞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