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瑟瑟发抖,双尾蝎编队巡航-《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2/3)页

    “无人机想要隐身的难度极大,目前我们认为采用翼身融合技术的隐身无人机是高端无人机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而外形对隐身的贡献最大,机身和机翼的外形是这类无人机的关键,既要考虑如何躲避雷达侦察,也要考虑气动特性。”

    “制造上,在蒙皮接口之间的缝隙等技术要求也非常高,这都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难题。”

    “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全生产出来。”

    “至于你说的华夏的双尾蝎无人机,我觉得实际上不可能达到隐身效果,气动布局上面就不支持。”

    “除非它们在隐身材料上面有了非常巨大的颠覆性突破,才有可能进一步的降低被雷达发现的概率,达到隐身效果。”

    普林特作为通用原子公司的技术副总,对于无人机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在他看来,除非能够把B2轰炸机那种造型的飞机设计成为小型的无人机,否者想要真正的达到隐身效果,那就非常的困难。

    现在华夏的双尾蝎无人机那么不隐身的造型居然达到了隐身效果,这里面肯定是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这么说,你觉得华夏在隐身材料方面,有一些不一样的突破?”

    约翰觉得这个消息似乎是一个更坏的消息。

    毕竟隐身材料不仅在无人机上可以使用,更是可以在战斗机和轰炸机等大型飞机上使用。

    要是华夏的隐身材料真的有非常大的突破,那么对于美利坚来说绝对是一个噩耗。

    毕竟过去美利坚的飞机就是依靠隐身性能在许多场合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绩。

    “我没有证据,但是如果他们的双尾蝎无人机真的在东海转了一大圈,而我们的雷达却是没有任何的发现的话,那么至少说明他们的隐身技术已经具备大规模推广使用的水平了。”

    普林特的话,像是给约翰泼了一盆冷水。

    华夏在这个时候公布双尾蝎无人机编队巡航的视频,到底是什么意思?

    巡航的地方还是敏感海域的敏感岛屿上空。

    按照华夏人的一贯做法,它们对外公布的装备,往往都不是最先进的装备。

    这就意味着华夏还有比双尾蝎无人机更加先进的产品。

    难道是新一代隐身战斗机?

    还算是新一代的隐身轰炸机?

    不管是哪一种,对于美利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噩耗啊。

    当然了,他们的烦恼,曹阳可就不管了。

    此时此刻,他正在南山机器人那边召集了几名核心人员在商讨进一步提升双尾蝎无人机战斗力的方案。

    “曹总,要提升无人机的战斗力,我觉得最直接的就是涉及导弹的研究以及光电瞄准系统的研究。”

    “南山设备在光电方面的技术储备是全球领先的,只要让相关的人员去开发一套适用于无人机的光电瞄准系统,那么无人机的投弹准确率就可以大大的提升。”

    “并且也不一定就要挂导弹,直接挂一些榴弹,配合着子母无人机中的小无人机进行使用,能起到的效果会很大。”

    “毕竟一款小型无人机突然被投放到特殊区域,能够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潘金兴今天也是参加了会议,所以主动的把光电瞄准系统的任务给接了过来。

    这是南山设备比较擅长的领域,他倒是不担心开发不出来。

    最终无非就是开发出来的东西是不是那么好用的问题,不至于搞不定有无问题。

    “其实我觉得要是能够搞出隐身导弹出来,那么双尾蝎无人机的战斗力一下就可以上一个层次。”

    “1990年,美利坚就开始列装的AGM-129空射隐身巡航导弹,服役时间只比F-117公开时间晚两年。”

    “该型导弹隐形气动布局科幻,涡扇发动机喷口首次使用了主动有源冷却装置、排气混合器、红外抑制器、二元喷管等先进黑科技。”

    “AGM-129体积庞大,弹长达6.35米,只能装作战略轰炸机上,射程打3000公里以上,属于超远程重型导弹,所以价格也相当感人,单价高达673.4万美元。”

    “当然了,因为太贵、太重,后面美利坚又研发了一些升级版的导弹,但是肯定都不适合无人机上使用。”

    “如果我们能够开发一系列适合各种无人机的小型隐身导弹,那么意义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对于导弹来说,发动机是最关键的一个零部件。

    自从南山发动机开始进入到无人机发动机的生产之后,程涛也是重新了解了一番各种用途的发动机。

    在南山发动机内部,也是专门分了好几个组别,分别开发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

    “我们现在不是正在开发四发双尾蝎无人机吗?”

    “以这种无人机最少可以挂载两枚隐身导弹作为导弹体积和重量的上限目标。”

    “然后以大疆开发的那些小型民用无人机也能搭载一枚作为重量的下限目标,我们开发出至少五种型号的隐身导弹出来。”

    “到时候让我们的双尾蝎成为战场上的王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