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LNG船是他选择的重点突破方向。 只要文冲造船厂能够搞定这个技术,那他任上的成绩就绝对会非常的亮眼。 到时候更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绝缘箱、殷瓦管、泵塔是LNG船的三大重要核心部件,制造难度大、精度要求高。” “我们船厂之前没有生产过,也在考虑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帮忙生产。” “如果南山集团的旗下企业能够完成这三大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的话,我们可以直接从贵司采购。” 眼看着曹阳没有直接表态,总工程师魏田园在旁边做了一下补充。 当然了,这些信息都是在公司内他就已经跟向江辉沟通好的。 要不然哪里敢随便做出这种承诺呀。 “南山特殊钢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特殊钢领域外国企业卡脖子的问题。” “不管是我们集团自己的下属企业,还是国内其他的企业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自然都是义不容辞的会去进行技术攻关。” “殷瓦钢那边重要,完全值得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技术攻关。” “到时候让法兰西GTT无法再在华夏市场吸血。” 本来就已经想好要搞殷瓦钢了。 这算是南山特殊钢收购韶钢之后的第二个大动作,为进一步奠定南山特殊钢在国内的地位提供坚实的基础。 再说了,经过了调查了解,其实南山精密仪器那边,今后要进行一些高端仪器的生产的时候,也是需要使用到殷瓦钢的。 虽然用量不大,但是在关键时刻这很可能就是一个卡脖子的东西。 所以能够搞定国产化,自然是国产化最好了。 反正相关的人力物力投入,都是可以收回成本的。 甚至伴随着华夏LNG船订单的增加,生产殷瓦钢将成为一个比较有利可图的事情呢。 “没错,不能让法兰西GTT在我们的市场吸血。” “一吨殷瓦钢的售价是普通船用钢的20倍以上,供应时间还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种局面我相信沪东船厂那边肯定也是接受不了的。” “所以到时候国产殷瓦钢,不仅文冲造船厂会使用,其他能够生产LNG船的公司,肯定也是很有兴趣的。” 听到曹阳肯定的回应,向江辉松了一口气。 自己的目标,距离达成又近了一步。 按照他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些年南山集团想要攻克的技术,最终都成功的攻克了。 他不觉得殷瓦钢会成为例外。 现在不确定的无非就是这个技术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攻克出来。 不过他倒是有耐心,因为生产第一艘LNG船只的时候,花费的时间肯定是比较长的。 能够在两三年内生产出来就算是速度可以的了。 现在他们只是刚刚开始了设计阶段的工作,没有具体的订单,没有搞定具体的生产技术,操心那么多也是没有意义的。 “谢院士,我们的这个殷瓦钢研发,到时候有什么需要文冲造船厂帮忙的,您只管提出来,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如果研究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法兰西GTT的殷瓦钢样品,我们仓库里面也有几吨,可以送过来给你们使用。” 魏田园跟向江辉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自然也是很希望尽快的把LNG船给搞出来。 不过,这里面最关键的东西还是要靠南山集团。 “有这些样品和相关的技术资料给我们进行参考的话,对我们的研发来说肯定是很有好处的。” “我们争取今年之内就在实验室里头把殷瓦钢的生产工艺给定下来,明年正式的改造、投资产线生产殷瓦钢。” “在试生产中,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技术参数,确保我们国产的殷瓦钢,性能比法兰西GTT的还要更好。” 魏田园伸出来的橄榄枝,谢灵云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接下来了。 既然大家要合作搞这个项目,那自然是没有什么好客气的。 不过,紧接着魏田园又提出来一个问题,道:“法兰西GTT不仅在殷瓦钢方面形成了全球垄断,在液货围护技术方面,它们也有大量的专利。” “到时候殷瓦管的布局和相关防护设备的设计和组装,可能需要同步展开考虑。” “要不然就会出现我们虽然在原材料上摆脱了对GTT的依赖,但是在生产过程之中还是需要使用它们的技术专利。” 魏田园把LNG船生产过程当中可能会碰到的坑提前给说了出来。 免得到时候南山特殊钢发现不对劲,觉得文冲造船厂故意坑人。 “这个液货防护技术,门槛很高吗?” 曹阳听着魏田园跟谢灵云的交流,插了一嘴。 “目前GTT公司拥有MARK系列和NO系列两种液货围护技术,在LNG液货围护系统领域占据了世界上9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两种技术,其实都已经是好几十年前的技术了。” “但是因为之前这一块的市场不是很大,最早也是法兰西想要从非洲把LNG运回去,所以才开始研究相关的技术。” “这就导致世界上其他的公司研究这方面的技术比较少,GTT占有的专利就越来越多。” “慢慢的,大家都习惯了用GTT的技术,新技术想要突破,就更难了。” 魏田园这么一说,曹阳立马就抓住了重点,道:“也就是说其实这一块的技术难度并不见得就是特别的高,甚至就是想要规避人家的专利也不见得很难,但是要得到客户的认可就比较难?” 类似的情况,曹阳在汽车零部件业务上面就碰到过了不少,所以听完之后立马就能明白他的意思。 不过,这个局面,别的国家很难破解。 但是对于蒸蒸日上的华夏来说,却不是没有办法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