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既然要搞,那就搞得动作大一点。 那样子可以最大程度的吸引各种潜在的客户,不需要南山半导体自己去推销。 而伴随着南山半导体的这个推荐会邀请函对外公布,立马就引起了业内不小的震动。 特别是诺斯洛普·格鲁门那边,他们也是投入了不少的资金去研究氮化镓。 眼看着都快要搞出来了,结果南山半导体那边都已经把产品生产出来了,要推荐给客户使用了。 这个事情,影响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约翰,我觉得五/角/大楼需要重视南山半导体生产氮化镓的事情,我们研究了几十年的时间,结果他们却是比我们更早的生产出来了。” “这个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凯夫拉的心情非常的不好。 他有一种自己种下去的桃树长出来的桃子被人摘走了的感觉。 氮化镓功率元器件,这种新技术半导体材料,不是应该美利坚这边最先取得突破,然后才被其他的国家给抄袭吗? 怎么现在华夏那边居然走在了美利坚的前面? “这个氮化镓功率元器件的影响真的那么大吗?” 约翰虽然也懂一些技术,但是毕竟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 所以看到凯夫拉那么紧张的样子,他还是有点不理解的。 “大!非常大!” “约翰,我跟你举一个例子。” 凯夫拉脑中快速的回顾了一下相关的信息。 “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坐落着一座11层楼高的雷达,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大型相控阵雷达AN/FPS-85。” “这个雷达就像是一栋巨大的房子,耗费了一千多吨的钢铁和大量的混泥土。” “还有三台500吨冷水机组和两个冷却塔作为辅助,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出来。” “但是如果这个相控阵雷达的功率元器件换为氮化硅功率元器件的话,那么体积只需要原本的十分之一,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听凯夫拉这么一说,约翰立马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氮化镓元器件对于雷达的影响那么大,那就意味着华夏的相控阵雷达技术将会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种雷达技术的变化,那是在海陆空各种设备上面都会有影响的。 原本美利坚构筑的一些优势设备,很可能很快就会变得没有优势了。 难怪凯夫拉要提醒约翰让上面重视这个新闻。 “也就是说如果华夏使用氮化镓功率元器件来作为相控阵雷达的T/R组件,那么雷达的体积和重量可以大幅度的下降,直接可以让它们的舰载和机载雷达技术实现大幅度的变化?” “不是如果,而是一定会这样子!”凯夫拉很是肯定的给出了自己的回复,“并且不仅是体积和重量会大幅度的变化,最关键的是性能会大幅度的提升,并且故障率会大幅度的下降,成本更是会暴跌一大截。” 听凯夫拉这么一说,约翰的脸色大变。 体积下降! 重量下降! 性能提升! 故障率下降! 成本还暴跌! 这么一来,岂不是华夏的相控阵雷达技术,一下就超越美利坚现在使用的各种雷达了? 要知道,自从二战的时候雷达出现以来,这种电子设备就是追踪各种飞机、导弹、船只最好的工具。 不管是美利坚还是北极熊,亦或是华夏,都是有修建大量的大型雷达基地。 这些基地的位置相对固定,因为要实现大功率、长距离的监控,雷达的体积必定是要很大的。 可是氮化镓功率元器件的出现,大大的改变了这样的局面。 以后华夏的相控阵雷达,很可能直接一辆卡车就能拉着到处跑了。 这个影响绝对是非常巨大阿德。 最关键的是华夏那边机载雷达和舰载雷达升级换代之后,美利坚F22和F35等战斗机上的技术优势就被大大的削弱了。 华夏的雷达技术,最早是跟着北极熊的节奏走的。 但是北极熊的雷达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没有办法脱离老大粗的问题,性能实在是谈不上多好。 当然了,路基的雷达可以修建的足够大,倒是问题不大。 舰载和机载就不同了。 “按照以前华夏人办事的风格,它们的东西在正式展示出来之前,肯定是在内部已经完成了大规模的使用。” “但是之前并没有收到太多华夏那边氮化镓功率元器件有技术突破的信息啊。” 约翰对南山半导体的氮化镓功率元器件推荐会的事情,显然是耿耿于怀。 什么时候华夏人做事那么高调了? “约翰,南山集团相关的企业的新闻,这些年你也没有少听说。” “这家公司跟华夏的很多企业都是非常不一样的。” “不管是在芯片生产设备上面,还是在高端碳纤维上,亦或是在特殊钢方面,他们都掌握了非常先进的技术水平。” “华夏的半导体产业,更是在南山半导体的影响下,已经开始冲击国际先进水平了。” “如今只是一个氮化镓功率元器件的技术领先,以后也许在更多的芯片和半导体元器件上,南山半导体都会成为国际领先的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英特尔和德仪等企业都希望商务部那边能够对南山半导体等企业给予更加严格的制裁的原因所在。” 凯夫拉觉得有必要进一步的推动对南山集团相关企业的限制,要不然以后让自己难受的事情会更多。 对此,约翰显然也是认可的。 (本章完) .